当前位置:直肠脱垂 > 治疗方法

子宫脱垂的艾灸调理方法,你知道吗

一.什么是子宫脱垂

子宫脱垂是指妇女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至坐骨水平以下,甚至子宫全部脱出阴道口外者,常伴有阴道前后壁膨出。中医称之为“阴挺”“阴脱”“产肠不收”。阴道前后壁又与膀胱、直肠相邻,因此子宫脱垂还可同时伴有膀胱尿道和直肠膨出。子宫脱垂与支持子宫的各韧带松弛及骨盆底托力减弱有关,因此多见于多产、营养不良和体力劳动的妇女,发病率为1%~4%。

二.子宫脱垂的症状

患者自觉腹部下坠,腰酸、走路及下蹲时更明显。轻度脱垂者阴道内脱出物在平卧休息后能自行还纳,严重时脱出物不能还纳,影响行动。子宫颈因长期暴露在外而发生黏膜表面增厚、角化或发生糜烂、溃疡。患者白带增多,并有时呈脓样或带血,有的发生月经紊乱,经血过多。伴有膀胱膨出时,可出现排尿困难、尿潴留、压力性尿失禁等。

子宫脱垂为子宫沿阴道向下移位,根据脱垂的程度可分为3度:

1.Ⅰ度

指宫颈外口水平低于坐骨棘水平,未达到处女膜缘,宫颈及宫体仍位于阴道内。该程度子宫脱垂无须治疗,注意休息即可恢复。

2.Ⅱ度

指子宫颈已脱出阴道口之外,而子宫体或部分子宫体仍在阴道内。但因包括范围过大,轻者仅宫颈脱出阴道口外,重者可因宫颈延长,以致延长的宫颈及阴道壁全部脱出阴道口外。

Ⅱ度子宫脱垂又分轻、重两型:①Ⅱ度轻型子宫颈脱出阴道口外,宫体仍在阴道内。②Ⅱ度重型宫颈与部分宫体以及阴道前壁大部或全部均脱出阴道口外。

3.Ⅲ度

指整个子宫体与宫颈以脱出阴道口外。

三.子宫脱垂的原因

1.分娩损伤

是子宫脱垂发病的主要原因。分娩,尤其是难产、第二产程延长或经阴道手术助产,易造成宫颈、宫颈主韧带、子宫骶韧带和盆底肌肉的损伤,若分娩后支持组织未能恢复正常,就容易发生子宫脱垂。

2.腹压增加

产褥期产妇多喜仰卧,且易并发慢性尿潴留,子宫易成后位,子宫轴与阴道轴方向一致,遇腹压增加时,子宫即沿阴道方向下降而发生脱垂。慢性便秘及咳嗽,腹水或腹型肥胖,都可使腹压增加,促使子宫脱垂。

3.先天发育异常

未产妇发生子宫脱垂者,系因生殖器官支持组织发育不良所致。

4.营养不良

营养严重缺乏可导致肌肉萎缩、盆腔内筋膜松弛,失去对子宫的支持作用。因营养不良造成子宫脱垂者,常伴有胃下垂、腹壁松弛等症状。

5.衰老

卵巢功能减退导致雌激素分泌减少,使盆底支持组织变得薄弱、松弛,易发生子宫脱垂,或是使原来的脱垂程度加重。

四.艾灸调理子宫脱垂

艾灸治疗原则:益气升提,补肾固脱。

取穴:子宫穴、气海、关元、三阴交、足三里

功效:调经理气、升提下陷。主治:妇女不孕,月经不调,痛经,阴挺,及阑尾炎,盆腔炎,睾丸炎等。

定位:在脐下4寸,旁开3寸处取穴。

功效:益气强身,调经固经。主治:虚脱,厥逆,腹痛,泄泻,月经不调,痛经,崩漏,带下,遗精,阳痿,遗尿,疝气及尿潴留,尿路感染,肠梗阻等。

定位:在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下1.5寸。

功效:补气固元、益肾固经。主治:中风脱症,肾虚气喘,遗精,阳萎,疝气,遗尿,淋浊,尿频,尿闭,尿血,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带下,崩漏,腹痛,泄泻,痢疾及尿路感染,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脱垂,神经衰弱,晕厥,休克等

定位:在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下3寸。

功效:滋阴养脾、疏肝补肾。主治: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腹胀肠鸣,腹泻,月经不调,崩漏,带下,闭经,子宫脱垂,难产,产后血晕,恶露不尽,遗精,阳痿,阴茎中痛,水肿,小便不利,遗尿,膝脚痹痛,脚气,失眠,湿疹,荨麻疹,神经性皮炎,高血压病等。

定位: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胫骨后缘凹陷处。

功效:健脾和胃、补中益气、强身健体。主治:胃痛,呕吐,呃逆,腹胀,腹痛,肠鸣,消化不良,泄泻,便秘,痢疾;咳嗽气喘,心悸气短,乳痈等;失眠,癫狂,头晕;虚劳赢瘦,水肿;膝痛,下肢痿痹,脚气。

定位:在小腿外侧,犊鼻(外膝眼)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艾灸方法:用艾条或配合灸盒做温和灸,每穴10—15分钟,每次40-60分钟;或者配合贴敷养生灸,每次贴4-6小时。10日一个疗程。中间间隔2-3天。

如果您想学到专业知识

记得长按







































治白癜风哪里好
北京治疗脸部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woekq.com/zlff/8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