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直肠脱垂 > 治疗方法

答微友问脱肛的艾灸疗法

脱肛即直肠脱垂。直肠壁部分或全层向下移位,称为直肠脱垂。直肠壁部分下移,即直肠黏膜下移,称黏膜脱垂或不完全脱垂;直肠壁全层下移称完全脱垂。若下移的直肠壁在肛管直肠腔内称内脱垂;下移到肛门外称为外脱垂。此病多见于小儿,但年老体弱者亦有发生。脱肛的主要症状为有肿物自肛门脱出。初发时肿物较小,排便时脱出,便后自行复位。以后肿物脱出渐频,体积增大,便后需用手托回肛门内,伴有排便不尽和下坠感。最后在咳嗽、用力甚至站立时亦可脱出。随着脱垂加重,引起不同程度的肛门失禁,常有黏液流出,导致肛周皮肤湿疹、瘙痒。因直肠排空困难,常出现便秘,大便次数增多,呈羊粪样。黏膜糜烂,破溃后有血液流出。内脱垂常无明显症状,偶尔在行肠镜检查时发现。中医认为脱肛多因肾气不固,或脾虚气陷,或便秘努挣,或久泻久痢,脾虚气陷所致。脱肛如治疗不及时,常反复发作,病情日重。严重者脱出的直肠可发生充血、水肿、溃疡,甚至坏死,不可不慎。艾灸治疗脱肛可以取穴:百会、大肠俞、气海、足三里、承山。脾虚者加灸脾俞;肾虚者加灸命门、关元。此灸法疗效满意,尤以早期更佳。

灸百会

位于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叉处,穴居颠顶。

灸气海、关元该穴位于人体的下腹部,直线连结肚脐与耻骨上方,将其分为十等分,从肚脐3/10的位置,即为此穴。关元穴任脉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

灸大肠俞、脾俞脾俞穴:位于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2横指处,左右各一。大肠俞穴:当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左右各一。

灸足三里足三里穴: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左右腿各一。

灸承山承山穴:微微施力垫起脚尖,小腿后侧肌肉浮起的尾端即为承山穴。

灸命门命门穴:在第二腰椎与第三腰椎棘突之间。取穴时采用俯卧的姿势,命门穴位于人体的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处。指压时,有强烈的压痛感。









































白癜风医院有哪些
白癜风医院有哪些



转载请注明:http://www.woekq.com/zlff/839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