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宝宝快4个月了,一直吃母乳,从2个多月的时候开始2天拉一次,后来就是3天拉一次,4天拉一次,最后变成8天拉一次,去医院医生给开了维生素B1和四磨汤,吃了3天变成3天拉1次了,我都急死了,不知道该怎么办?按摩肚子、吃蜂蜜、吃香蕉泥都不管用。我的宝宝怎么了?他为什么会便秘?宝宝便秘了我该怎么办?
答:引起宝宝便秘的原因可分为生理和病理两个方面,
(1)生理因素包括:
①饮食不当:蛋白质摄入过多,食物加工过于精细,碳水化合物和膳食纤维摄入较少。
②习惯不良:没有给宝宝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宝宝贪玩引起排便延迟,造成大便干结,难于排出,改善饮食,训练排便习惯也是很重要的。
③如果喂养不足,孩子也会好几天才排一次便。
(2)病理因素包括肠道疾病及肛周疾病等。新生儿、小婴儿长时间不排便或长期几天才一次大便,首先要除外先天肠道发育方面的疾病,如先天性巨结肠。建议先去儿童外科专业就诊。
可从以下几方面对症治疗:
(1)合理饮食。如果宝宝还在哺乳期,哺乳妈妈饮食要多样均衡,适当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量。给宝宝添加辅食后,家长注意不要把宝宝的食物加工过于精细,五谷杂粮胜过精米白面;减少肉类的摄入量,多吃水果、蔬菜等富含纤维素的食物,注意要吃整个水果而不是果汁或菜水,可以做成水果泥或蔬菜泥给宝宝吃;适量添加含有益生菌的酸奶对宝宝排便效果也很好。
(2)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排便前可给宝宝喝一点温凉水,有助于大便排出。
(3)家长给宝宝做腹部按摩:用食指和中指顺时针方向轻轻按摩其腹部肚脐周围。
(4)此外还要注意配方奶冲调的时候要按照说明冲调,不要冲调过浓。
(5)可口服调整肠道功能的药,如培菲康、金双歧、妈咪爱等。
宝宝便秘怎么办
便秘,是指大便干燥,排出困难。引起便秘的原因很多,一般而言,便秘主要与喂养方式、饮食质量和数量、排便习惯、胃肠道消化吸收能力、腹肌压力、肠道平滑肌的发育和推动力有关。
人工喂养儿较母乳喂养容易便秘,这是因为牛奶中含有更多的钙和酪蛋白,而糖和淀粉含量相对减少,食入后容易引起便秘;如进食少,食物中含蛋白质过多,含糖太少,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水分被肠道吸收而使大便干燥;生活没有规律,对婴儿没有训练成按时排便的习惯,也易引起便秘;有些慢性病症如佝偻病、皮肌炎等导致营养不良也容易引起便秘。年轻的父母必须对此多加注意,及早预防。
宝宝便秘后,往往数天不解大便,有时大便中夹有血丝及粘液(这是由于干燥的粪便擦伤肠粘膜所致),排便时肛门疼痛,甚至可导致外痔及直肠脱垂,多日未排便的宝宝,由于粪便中毒素的影响,往往会出现精神不振和食欲不佳的状况。
排便困难的宝宝排便时会因肛门疼痛而哭闹不安,多日便秘的宝宝还会出现精神不振、食欲不好、腹胀等症。便秘不仅给宝宝带来痛苦,给父母们也带来极大的不安和烦恼。防治婴幼儿便秘,主要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训练宝宝定时排便。
一般从3个月左右开始,可以的意识的训练婴儿养成按时排便的习惯,使其逐渐形成条件反射,定时产生便意。
2、科学喂养,正确添加辅食。
婴儿在接受新的食品时,容易出现便秘,因此,家长们在给宝宝添加辅食时一定要遵循由一种到多种,由少到多的原则。以婴儿营养米粉为例,对于3-4个月的宝宝来说。刚开始时喂1-2汤匙即可,2周以后再增加至4-5匙。
另外冲调米粉时还要注意米粉和水的比例,避免宝宝大便干燥。此外,4、5个月的宝宝,适当喂哺蔬菜泥及果泥等含纤维素的食物,可防止便秘。较大的宝宝可加服些滑肠的食物,如桔子汁,蜂蜜糖水等另外要多吃些水果,含纤维素较多的蔬菜如芹菜、韭菜及粥类食物。
3、对便秘的宝宝注意因果同治。
幼儿便秘可每天早晨空腹服用适量蜂蜜,用右手掌心自宝宝右下腹向上绕脐顺时针轻轻按摩十余次,以达到蠕肠通便之作用,对于便秘严重者,则应及早带宝宝看医生,排除先天性巨结肠、肛门直肠狭窄等疾病情况。
我的宝宝是便秘吗?
我的宝宝是14年12月23日出生的,8个月了,一直吃母乳,现在白天加辅食,吃点米糊,自己磨的米粉,粥,蛋(很少吃),水果会吃点香蕉、苹果,再近发现,大便比较干,而且都要五十多小时才拉一次。我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以前一直都很好的。给他喝水,他不是很喜欢,每天给他喝很多次,喝进去才一点点。有什么方法可以改善吗?
最佳答案:通常宝宝的大便干都是由于缺水引起的,所以您还是要给宝宝足够多的水才行,如果宝宝不爱喝水,那么我们可以水上做些文章,比如在宝宝喝的奶粉里多加一些水,或者做一些蔬菜汁或水果汁给宝宝喝,亦可是用一些生动可爱的瓶子装上水,给宝宝讲一些关于水的故事来吸引宝宝喝水。相信您总会找到一种适合您宝宝的喝水方法的。另外,您的宝宝现在有8个月了,可以添加的辅食不仅和米糊和粥类了,还可以添加如烂饭、饼干、面包、馒头、无刺的鱼、全蛋、肝泥、动物血、碎肉末及豆腐等,这些丰富的辅食可以为宝宝提供大量的能量、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十分有利于宝宝的生长发育。在宝宝食物的烹制上,要以软、烂、无盐、无调味品为主。并以新鲜的颜色和可爱的形象来吸收宝宝进餐。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