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直肠脱垂 > 用药指南

护理科普造口及周围皮肤常见并发症的处

1.造口出血

多由于肠造口黏膜与皮肤连接处的毛细血管及小静脉出血或肠系膜小动脉未扎或或结扎线脱落所致。

护理措施:

出血量少时,可用棉球和纱布稍加压迫;出血较多时,可用1%肾上腺浸湿的纱布压迫或用云南白药粉外敷;大量出血时,需缝扎止血。

2.造口缺血坏死

多由于造口血运不良、张力过大引起。

护理措施:

术后密切观察肠造口的颜色并解除可能对造口产生压迫的因素。若肠造口出现暗红色或紫色,提示肠系膜缺血;若局部或全部肠管变黑,提示肠管缺血坏死,均应及时报告医师予以处理。

3.造口狭窄

由于造口周围瘢痕挛缩,可引起造口狭窄。

护理措施:

观察病人是否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停止排气、排便等肠梗阻症状,也可将示指缓慢插入造口进行探查。若造口狭窄,应在造口处拆线愈合后定期进行扩肛。

4.造口回缩

可能是造口肠段系膜牵拉回缩、造口感染等因素所致。

护理措施:

轻度回缩时,可用凸面底盘的造口袋;严重者需手术重建造口。

5.造口脱垂

大多由于肠段保留过长或固定欠牢固、腹壁肌层开口过大、术后腹內压增言等因素引起。

护理措施:

轻度脱垂时,无需特殊处理;中度可手法复位并用腹带稍加压包扎;重症者需手术处理。

6.皮肤黏膜分离

常因造口局部坏死、缝线脱落或缝合处感染等引起。

护理措施:

轻度脱垂时,无需特殊处理;中度可手法复位并用腹带稍加压包扎;重症者需手术处理。

7.粪水性皮炎

多由于造口位置差难贴造口袋、底盘开口裁剪过大等导致粪便长时间刺激皮肤。

护理措施:

提倡造口术前定位;针对病人情况,指导病人使用合适的造口护理用品并正确护理造口;造口袋的裁剪应比造口大约2-3mm;造口袋粘贴后体位保持10-15分钟,必要时手掌加温。

8.造口旁疝

主要因造口位于腹直肌外或腹部肌肉力量薄弱及持续腹内压增高等所致。

护理措施:

应指导病人避免增加腹内压,如避免提举重物、治疗慢性咳嗽和排尿困难、预防便秘,可佩戴特制的疝气带;严重者需行手术修补。

作者:结直肠外科冉心意

编辑:贾记广

审稿:石华、田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woekq.com/yyzn/1885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