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便秘门诊来诊的患者中,有很多女病人做过排粪造影检查后,会被诊断为“直肠前突”。
那什么是直肠前突?直肠前突症状是什么样子?又如何治疗呢?
今天我们就说一说“直肠前突”那点事!
*什么是直肠前突?
直肠前突又称直肠膨出,是后盆底松弛性疾病,是直肠前壁向阴道方向突出。可能由于直肠前壁薄弱,用力排便时薄弱的直肠前壁被推向前侧或阴道内。本病多发生于女性。
*为什么直肠前突多发于女性?
1.分娩
胎儿经阴道分娩,可导致直肠阴道隔松弛,耻骨直肠肌的交叉纤维断裂,使直肠阴道隔变薄。有人统计,93%的经产妇有不同程度的直肠前突,77%的患者多在产后发病。
2.年龄
直肠阴道隔是位于阴道后壁与直肠前壁之间的一层筋膜,此筋膜含致密的胶原蛋白、丰富的平滑肌及弹性纤维。绝经后的妇女全身弹性纤维减少,直肠阴道隔松弛,直肠前突的程度就会逐渐增加。
3.慢性便秘
长期慢性便秘,排便困难,排便用力使干硬的粪便对直肠前壁和阴道后壁产生重压,形成直肠前突。
*直肠前突的临床表现?
很多女性存在直肠前突,但是只有很少一部分人的症状是直肠前突造成的。症状可见阴道或直肠。
阴道症状包括阴道膨出(阻塞感)、性交痛、甚至有东西脱出阴道外。
直肠症状包括:
1.排便困难
排便困难是直肠前突的主要症状。少数患者需在肛周、阴道内加压协助排便,甚至将手指伸入直肠内挖出粪块。
2.便不尽
每次便后总有排不干净的感觉,越用力导致直肠前突越深,造成恶性循环。
3.排便间隔时间长
只有在有足够多的粪便产生时,才能产生有效刺激,才有便感。因直肠内有效排便压力的降低,造成粪便不能直接排出,必须等到直肠内粪便多出很多时才能排出来。
4.下坠感
由于粪块积存在直肠内,患者有肛门下坠感。个别患者会阴及阴道有肿胀感,肛门阻塞感。
5.腹胀
直肠前突排便困难的同时,有时排气也会受到影响,肠道内气体排出不畅,就会引起腹胀。
*直肠前突的合并症?
直肠前突可能单独存在而不合并任何其他异常。但因为盆底肌肉就像一张大吊床支撑上面的器官、组织,而直肠前突是盆底支撑组织广泛减弱的表现,所以多数与膀胱疝、尿道膨出、子宫或阴道脱垂、直肠脱垂等并存。
直肠前突与盆底松弛关系十分密切,盆底受损很可能是始发因素,二者互为因果,并形成恶性循环。
*直肠前突怎样治疗?
1.保守治疗
不主张采用泻剂和灌肠,而强调“三多”:
(1)多食粗制主食或富含食物纤维的水果蔬菜;
(2)多饮水,每日总量达~ml;
(3)多活动。
调节排便是最好的,也是第一步措施。
避免长时间努挣排便。如果感觉粪便仍没排干净,可以尝试用手指抵住阴道后壁或阴道后缘引导粪便沿正确的方向排出。尽量避免用手指从肛门内掏便,这可能造成直肠肛管的损伤。
2.手术疗法
有经直肠内修补和经直肠闭式修补(Block)法。具体手术方法由医生根据病情决定。
*通过以上的介绍是否让您更加了解了直肠前突了呢?
小编也向大家推荐一种“曲线救国”的方法,为什么说曲线救国呢?
因为它不能直接治疗直肠前突,而是通过治疗可以大大缓解直肠前突引起的主要症状——便秘,从而减轻并发症状。另外通过治疗可以纠正盆底肌群的运动障碍,增加肌力,也能大大缓解直肠前突。
下面就介绍一下——生物反馈刺激疗法
它利用国际上最先进的生物反馈技术,通过采集盆底肌群的肌电,将人们不易觉察的生理信号放大、加工并提供“反馈”,将其转变为可见的图形和听到的声音,以便于某些生理活动得到感知,然后通过学习和反复实践,达到控制神经/肌肉活动和自律性神经活动,熟悉并掌握这种生理变化,调动“主观能动性”,形成和保持身体特定部位的自我控制能力,改善功能。简单的说,生物反馈训练是一种不断学习,“认识自我”和“改变自我”的过程。
我科目前开展的生物反馈治疗,具有盆底表面肌电评估及多元化的生物反馈治疗模式,主要针对出口梗阻型便秘、混合型便秘、功能性肛门直肠痛、盆底松弛综合征、大便失禁及肛肠病术后括约肌功能受损的患者,其治疗主要通过肌电介导生物反馈来实现,受试者直观地感知其盆底肌的功能状态,学会如何适当地放松和收缩盆底肌,通过锻炼,帮助受损盆底神经肌肉恢复,改善血供,提高肌力促进整个盆底肌肉功能恢复,从而改善疾病的症状。
?
北京皮肤病专科医院得了白癜风能治得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