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林某,男,2岁多。
主诉:便时肛内肿物脱出半年。
现病史:便时肛内肿物脱出,色泽淡红呈环状脱出,便后脱出物无法自行还纳肛内,需家长用手法复位,偶有大便带血,纳差便溏,舌淡苔薄白,数次求诊于妇幼保健院、医院等均未见效。
肛门视诊:直肠粘膜呈环状脱出。
诊断中医诊断:脱肛(脾虚气陷证)
西医诊断:直肠脱垂
治则健脾益气,升阳举陷治疗方法1.补中益气汤7剂,口服,每日一剂,每日两次;
2.固脱苦参汤7剂,熏洗坐浴,每日一剂,每日便后熏洗;
3.紫芨油7支,便后肛内换药,每日一次。
二诊(年1月29日)患儿药后症状日渐减轻,辰下便后无肛内肿物脱出,纳可,大便质软,舌质淡红苔薄白,嘱继服补中益气汤7剂。平素用党参、黄芪煲汤食疗以巩固疗效。
随访(年5月22日)4个月来便后肛内肿物未再脱出
按语直肠脱垂又称脱肛,是指直肠粘膜、肛管、直肠全层和部分乙状结肠向下移位,脱出于肛门外的一种疾病。多见于幼儿、老年人、经产妇及久病体弱者。本案患儿由于小儿气血未旺、中气不足致脾虚气陷,固摄失司,以致肛管直肠脱出。故治以健脾益气、升阳举陷,方用补中益气汤服用联合固脱苦参汤外用熏洗坐浴,紫芨油肛内换药而达药到病除之效。
肛肠科叶玲大夫团队
福建中医药医院叶玲吴才贤
白癜风咋治治白癜风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