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疾病,但许多人可能不知道,痔组织为一生理性结构,痔病的发生与人类的直立姿态有关。我们没有办法放弃直立行走,所以严格意义上讲痔是无法彻底根除的。所谓痔病,是这种生理结构使我们出现症状时的一种称呼。
临床上常根据内痔的脱垂程度常把痔病分为4期:1期,便血无痔脱垂;2期,排便时痔脱垂,可自行还纳;3期,排便时痔脱垂,需要手推还纳;4期,痔脱垂,手推不能完全还纳。对于1期和2期痔病,以保守治疗为主;对于3期以上痔病,在保守治疗的基础上考虑手术治疗;但保守治疗要贯穿痔病防治的各个阶段。
痔病的保守治疗通常包含如下内容
一、纠正不良排便行为
排便是我们每个人的“日常功课”,但是很多人对排便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比如下面这几种。
1、要坚持每天至少排便一次。
一般人每天至少排便一次,但如果大便松软、排出通畅,每天排便一次并不是绝对的,因此不必为了“每天排便”去长时间地蹲坐马桶。
2、要每天定时排便。
许多人形成了每天定时排便的习惯,但“定时排便”也不是“金科玉律”。一般大便在直肠壶腹积累到一定容积时,我们自然会形成排便反射,产生便意,此时就要及时排便而不必拘泥于是不是符合我们的“定时”。这样是为了防止大便在直肠内存续时间过长,水分过度吸收,引起大便干硬而形成便秘。如果有了便意,但环境情况不允许排便,那么就需要过后自主排便。
3、一定要排空大便。
为了“排空”大便,许多人在马桶上蹲坐时间过长,过于用力,引发了其他问题。其实严格意义讲,我们并无法排空肠管内的全部大便,因为大便的产生是连续的。我们只需要把肛门上方直肠壶腹内的大便排空即可。长时间在马桶上坐或蹲等待排出的所谓残便,其实是直肠上端的肠管内的粪便被挤下、排出至肛门产生的,这样做得不偿失。一般情况下,我们如厕时间3-5分钟就足够了,必要时可以二次排便而不是一次长时间地等待大便“全部排出”。
4、忽视腹泻对痔病的影响。
通常大家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