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直肠脱垂 > 病因介绍

关于rdquo子宫脱垂rdquo

对于每个女性来讲,子宫是身体重要的生殖器组成部分,也是孕育新生命的场所,但是现在临床上很多产后的妈妈会出现子宫脱垂的现象,当然还有少数未生育的女性也会发生子宫脱垂。

而这个问题目前在很多地方仍然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和重视,就诊率很低,但是严重的脏器脱垂对女性的生活影响又是比较大的,所以今天就说说子宫脱垂的相关知识。

首先我们要了解,正常情况下子宫是位于盆腔内膀胱和直肠之间,呈倒置梨形,盆底的筋膜、肌肉群和周围的韧带起到支撑作用,将其固定在盆腔内,其中主韧带和肛提肌最重要,而当一些原因引起盆底肌以及筋膜等损伤和减弱,腹内压增大时就会发生子宫脱垂,以及阴道壁膨出等情况,简单来讲就像用网状的结构将一个东西固定在墙上某个位置,当一些原因导致网状结构破损断裂,那么这个东西就可能移位甚至掉落。

当发生子宫脱垂时,脱垂的程度不同,就会有不同的症状表现,轻度可能没有明显症状感觉,有的会感觉有阴道下坠、有异物感,特别是腹压增大的时候明显,也会有腰酸背痛和分泌物异常的表现。甚至严重的会出现泌尿系统的症状,比如尿频、尿急、尿失禁、尿路梗阻等。

那么到底引起子宫脱垂的原因有哪些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主要是因为孕期子宫不断增大的压迫,以及分娩过程中,盆底肌和阴道间筋膜以及子宫韧带和耻骨尾骨肌纤维长时间受压而过度伸展,变薄以及松弛或者撕裂,失去正常的支托作用,如果没有及时进行修复,就容易发生子宫脱垂、阴道壁膨出等情况。

2、有些产后的妈妈过早参加重体力劳动,或者有些慢性疾病,比如咳嗽、长期便秘,长期的站立劳动等也会引起子宫脱垂的发生。

3、先天性生殖器组织发育不良等。

如何预防子宫脱垂

1

产后42天做盆底康复训练

  避免子宫脱垂,建议产妇在产后42天,进行产后运动。其中包括提肛肌运动、腹肌和背肌的训练,产后盆底康复对于身体的恢复有很大的帮助,还能防止子宫脱垂的发生。

2

产后避免久蹲

  女性在分娩后,盆底肌肉的恢复需要3个月时间,因此在这一段时间内,产后应当尽量避免持续性的久蹲,保持站立或者坐立的姿势,以防子宫脱垂的发生。

3

产后短期禁止性生活

  在产后的两个月以内都应当禁止性生活,这一时期的阴道还是比较脆弱的,处于修复期,在此期间过性生活很容易加重阴道的不适感,影响到盆底组织的恢复,增加子宫脱垂的可能性。

 

 产后出现子宫脱垂该如何来治疗

  在产后如果子宫收缩不良就会有大出血的危险,而当子宫内出现血块或者残留的胎盘时,子宫就会被血块填塞,紧接着子宫平滑肌就会停止收缩,继而就会引起大量的出血,出现血崩。因此建议在产后可以通过按摩子宫以及盆底康复训练来配合治疗。

一、子宫托治疗

子宫托是一种支持子宫的和阴道壁并使其维持在阴道内不脱的工具。经济有效,患者使用后总体症状和生活治疗明显改善,尤其适用于年龄大,有严重内科合并症不耐受手术或不愿意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医生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子宫托的形状大小,指导患者学会使用。

二、盆底功能锻炼

又称凯格尔运动,最简单、易行、安全有效肌肉锻炼和物理疗法增加盆地肌肉群的张力。

凯格尔的具体方法是:指导患者自主进行收缩肛门及阴道的动作,每次收缩3秒后放松,以后可逐渐增加至5-10秒,连续20次,每日进行2-3组锻炼,逐渐增加到25次为一组,4-6周为1个疗程。收缩肛门同时减少腹肌及大腿肌肉的收缩。

三、行为指导

控制体重、改善便秘、治疗慢性咳嗽、避免提举重物和高强度运动、戒烟和不摄入咖啡类刺激物等。

四、生物反馈疗法

电刺激和生物反馈疗法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到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治疗中,即通过刺激盆底肌的快肌纤维,促使盆底肌肥大,收缩力增强。

对于以上非手术治疗方法可到我院盆底健康中心诊治,盆底健康中心是集盆底功能障碍筛查、诊断、物理治疗于一体的诊治中心。通过综合运用有关康复治疗技术,恢复、改善或重建女性盆底有关功能,预防和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五、中药和针灸

补中益气汤等有促进盆底肌张力恢复、缓解局部症状的作用。可到丽水市妇幼保健院1号楼中医馆找将松平主任诊治。

盆腔脏器脱垂最常见原因是绝经、高龄、多产、难产,因此来就诊的大部分是奶奶或者妈妈,86岁老奶奶生了6个孩子,其他两位均有大于8斤的巨大儿分娩史,因此请关爱女性,提高生活质量。

来源:网络

推荐阅读

加群:各种专科护理


转载请注明:http://www.woekq.com/byjs/1759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